机械-甘肃手工造纸传承“七十二道”手艺_0
【中国包装网讯】“7102道手,上墙还要吹1口。”寒冬里,55岁的李生武繁忙在造纸作坊里。2017年1年,他用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生产构树皮纸10万张,这门手艺传到他已是第6代。
工业化冲击下使中国传统造纸术“日渐式微”。眼看曾养家生活的手艺活儿即将失传,李生武如坐针毡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建立造纸传习所、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双销路……李生武忙前忙后养殖场建在基本农田政府违法强拆有赔偿吗,村里唯1的1户造纸艺人逐渐发展为6户。
明清两代,甘肃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村里的造纸业兴盛,当地人凭祖传的手艺勤劳致富。虽然岁月更迭,但李生武仍坚守这门手艺。
在康县造纸传习所内,抄纸槽里放满了纸浆和水,纸浆纤维浮在表面公租房拆迁怎么申请行政复议,李生武双手捉住竹帘,从槽中“抄”起,竹帘上便构成厚薄均匀的1层纸,随后他把纸扣放在纸榨上去除水分,晾干后“吹”在墙上。李生武说,初学手艺时,1到夏天,就常遇到纸浆粘和的情况,经父亲指导才解决了这个困难。
李生武说,造纸工序共7102道。极为重要的有“浸泡、蒸煮、打碓、碾穰、淘穰、入药、抄捞、计数、扫纸”9道工序,这些李生武早已熟稔在心。抄捞是手艺活,抄捞纸张的薄厚、均匀全凭工匠的经验,纸太薄或太厚都影响使用。
村落里漫山遍野种植的构树,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。李生武说,构树皮纸有纹理清晰,柔韧度高,耐保存百年不腐。当地造纸艺人说,“清明前砍折,3年砍折两次,构树就会越长越茂盛。”
构树皮晒干后,在池子中用清水浸泡1周时间,然后在石灰水中浸泡10多分钟,再用直径两米的蒸锅蒸煮,即得到纸浆。为此,李生武要繁忙两个多月。
目前李生武的作坊生产两类纸,1类为祭祀用纸,通过商贩供往甘肃西和县、徽县、两当县等地。另外1类为书法绘画纸,2016年,李生武改进造纸技艺推出可“私人定制”的4种规格。
现在,李生武学着用“新玩意儿”微信推行传统造纸术。尔后,不断有顾客慕名线上购买构树皮纸。同时,李生武还与6家网店合作租用门面拆迁有赔偿吗。他说,接下来计划约请字画家在构树皮纸上创作,逐步打开传统造纸业的市场。